科技资讯
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发布,涵盖AI等重点领域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该项工作由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牵头组织,成果涵盖了数值预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气象卫星、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 入选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的有:建成天气气候一体化的全球和区域大气模式原型系统,人工智能大模型首次实现全球气候预测,自主发展的中国气象局区域化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CMA-CW v1.
厦门开展“人工智能+政务服务”行动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科技日报记者 符晓波记者从厦门市人民政府3月21日召开“聚焦经营主体关切着力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厦门今年将全面开展“人工智能+政务服务”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在公积金、社保医保等高频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推动政务办事更加便捷快速,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不久前,厦门印发《厦门市聚焦经营主体关切着力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行动方案》,从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4个方面推出80项具体举措。

填补空白!黑龙江省尚志市尚志镇实现反季栽培红树莓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董芮菡三月,最北省份黑龙江还是乍暖还寒,走进黑龙江省尚志市尚志镇城西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只见树莓枝条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放眼望去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走进温室大棚,清甜馥郁的树莓香气便扑鼻而来。 一排排树莓植株枝繁叶茂,一个个“红果果”挂在枝头,鲜艳明亮、令人垂涎,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品尝。

黑龙江省科技馆科学秀、科普剧走红校园
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通讯员 郑文君“金属花朵能花开花闭,原来是有记忆形状的超能力! ”“高锰酸钾遇上双氧水会氧气大喷发,化学反应太美! ”3月21日,黑龙江省科技馆科学教育、进校园活动抵达哈尔滨市60中学,神奇的科学实验秀点燃了课堂,学生们惊呼物理、化学知识这么有趣。 “看了科普剧,我们师生深受感动,孩子们深刻领悟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我们非常需要这样直观、生动的思政教育。

上海:加大支持“硬服务”催生“硬科技”
卢力媛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随着我国科创产业逐步进入深水区、无人区,科技服务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正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日,上海推出31项措施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 科技日报记者走访了上海多家科技服务企业,探寻硬科技蓬勃发展背后需要怎样的硬核服务。 生物医药是上海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 创新药研发服务企业通过提供医药研发与生产服务的创新型平台帮助药企实现高质量的研究和低成本的投入。

全球“补天”四十载 南极臭氧层空洞不断愈合
臭氧层空洞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3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40年来,在全球各方不懈努力下,99%的消耗臭氧层物质(ODS)被成功淘汰,南极臭氧层空洞不断愈合,预计2060年左右恢复到1980年前的水平,同时取得了显著的健康和气候效益。
安徽来安:科技让农民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吕华 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三月的皖东大地,麦苗正舒展着嫩绿的叶片,在春风中泛起层层涟漪。 日前记者来到安徽滁州来安县水口镇高隍村树荣家庭农场采访,见到近千亩麦田的上空,一架无人机正来回在麦田上空巡航,时高时低,并实时传回画面,哪里缺苗、哪里干旱、哪里作物长势较弱,屏幕上都显示得清清楚楚。 “这架无人机上搭载着多光谱相机,使用时像给麦田做‘CT’诊断。
湖北来凤:科技赋能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李凌3月19日,记者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创新主体培育、科技队伍壮大、科技成果转化三大领域,全面激发县域创新活力,为该县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按照“发现一批、服务一批、推出一批、认定一批”的培育链条,来凤县实施创新主体培育攻坚行动,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中山大学开启校园无人机送快递
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通讯员 徐朋3月19日,一架搭载着快递物品的无人机仅用5分钟便完成从光明区海鑫光航站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空运投送。 这意味着中山大学开启校园“空中快递”快速配送新模式。 据了解,该段航线无须地面交通辗转,无人机全程通过空中直达,提高了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效率。 无人机飞行单程2.

跨半球连亚非!中国首次实现上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
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记者20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彭承志、廖胜凯等,联合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微纳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在单次卫星通过期间实现了多达1百万比特的安全密钥共享。 相关研究成果于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量子保密通信,是迄今唯一可实现“信息论可证”安全的通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