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尖科技 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监测海洋环境 “智慧之眼”护卫千帆平安

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监测海洋环境 “智慧之眼”护卫千帆平安

在茫茫大海上,船舶的安全航行一直是航运领域的核心挑战。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增长,海上航路变得越来越繁忙,船舶之间的碰撞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学院科研团队经过十余年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一套高分辨率多模全景视觉系统,为船舶装上了360度无死角的“智慧之眼”。

科技日报 · 2025年4月8日 09:30 · 5089 阅读
我科研团队揭示应激反应驱动非小细胞肺进展新机制

我科研团队揭示应激反应驱动非小细胞肺进展新机制

柳鑫 科技日报记者 滕继濮 实习记者 夏天一记者6日从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获悉,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张倩团队揭示了细胞色素P450家族CYP1A1蛋白A-to-I RNA编辑通过抑制胞内氧化应激反应驱动非小细胞肺进展的新机制。 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快报》上。

中国科技网 · 2025年4月7日 15:10 · 6552 阅读
爱达·魔都号青岛首航

爱达·魔都号青岛首航

科技日报记者 宋迎迎4月6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满载4000多名宾客从青岛国际邮轮港启航,正式拉开爱达邮轮中国海岸巡游的序幕。 这是爱达·魔都号首次在上海母港以外的中国港口城市亮相。 首航活动中,青岛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赵燕表示,爱达·魔都号离开上海后首站选择在青岛运营,是对青岛邮轮旅游产业发展的高度认可,也是双方合作共赢的新起点。

中国科技网 · 2025年4月7日 15:10 · 5273 阅读
低空经济为文旅插上翅膀

低空经济为文旅插上翅膀

3月30日,“空中看大连”项目东港—海洋岛航线首航仪式在大连举行。 这是继东港—獐子岛航线直升机载客试飞、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长海机场航线直升机载客试飞后,大连市开通的第三条陆岛直升机观光运输航线,是大连发展低空经济的又一重要进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澎湃新闻 · 2025年4月7日 15:09 · 6532 阅读
CERN或捕获新粒子

CERN或捕获新粒子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网3日消息,该中心紧凑缪子线圈(CMS)团队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产生的数据中观测到一个出乎意料的特征,这可能预示着一种前所未见的粒子,即拓扑偶素的存在。 拓扑偶素是物理学家长期以来预测但从未真正观测到的一种夸克偶素,即由夸克与其对应反夸克组成的不稳定束缚态。

中国科技网 · 2025年4月7日 15:08 · 5763 阅读
最小起搏器比米粒还小

最小起搏器比米粒还小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了一个比米粒更小的起搏器。 该临时起搏器为目前世界最小规格,无需电源,能在动物模型和人类心脏组织中有效调动心脏起搏。 这个小型无线装置或可微创植入患者体内,不需要时即可分解吸收,降低治疗的整体风险。 临时起搏器对于在心脏手术后出现短暂心动过缓的患者非常重要。

中国科技网 · 2025年4月7日 15:08 · 5812 阅读
“爱达·魔都”号首次靠泊北方港口,青岛边检高效保障4000余名旅客通关

“爱达·魔都”号首次靠泊北方港口,青岛边检高效保障4000余名旅客通关

半岛网4月6日讯 (记者 纪豪杰 通讯员 任泓欣 摄影 任翔宇 )4月6日14时许,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缓缓停靠青岛邮轮母港,这是该邮轮首次靠泊北方港口,标志着北方邮轮母港运营能力迈上新台阶。 山东边检总站青岛边检站提前制定专项勤务方案,联合多部门高效协作,完成全船4000余名旅客及1200余名船员的出境边防检查,为当晚启航的4天3晚东北亚航线提供有力保障。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 2025年4月7日 15:07 · 5076 阅读
多种材料利用湿度变化实现空气捕碳

多种材料利用湿度变化实现空气捕碳

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有多种成本低且储量丰富的材料,可利用湿度变化,直接从空气中捕碳。 他们称之为“最富潜力的二氧化碳捕获方法之一”。 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 尽管人们为减少碳排放付出了艰辛努力,但预计未来几十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仍将进一步增加。 利用湿度变化直接从空气中捕碳的技术——直接空气捕获技术,预计将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核心。

科技日报 · 2025年4月7日 10:10 · 5386 阅读
我国首创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实现水体污染物动态追踪

我国首创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实现水体污染物动态追踪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记者2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领域取得突破。 团队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并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智能监测技术规范》,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中国科技网 · 2025年4月3日 09:56 · 5309 阅读
东轻“废乳化液新技术研究”项目荣获国内环保科技大奖

东轻“废乳化液新技术研究”项目荣获国内环保科技大奖

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通讯员 张骊珠近日,2024年度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结果公布,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轻)的“废乳化液减量化新技术研究”项目脱颖而出,斩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工艺“一种热轧过程中产生的废乳化液的回收利用方法”同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被专业机构评价为国内先进技术。

中国科技网 · 2025年4月2日 13:43 · 861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