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

AI新工具创建大脑代谢组高清3D图谱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团队借助超级计算机,创建出一款强大的人工智能(AI)工具MetaVision3D,其能生成小鼠大脑代谢组的高分辨率3D图谱。 用户可从各个角度放大、缩小这些图像,查看与小鼠大脑代谢功能相关的所有分子。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自然·代谢》杂志。 研究示意图。 图片来源:《自然·代谢》杂志代谢组是为大脑运作提供能量的数千个分子的集合。

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发布:可一套代码覆盖百余款机器人
3月21日,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上海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发布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 记者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获悉,作为一款面向未来机器人研发的高性能仿真环境,“格物”集成了先进的强化学习框架与多模态运动控制技术,致力于为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提供一站式机器人开发与测试解决方案,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

Manus实测,它和DeepSeek有什么不同?
自3月5日开启内测以来,人工智能应用 Manus 出圈走红。 3月12日晚间,Manus在自有 X 账号上表示,7天以来Manus使用申请等候名单增加到两百万人次。 澎湃新闻·对齐Lab在获得内测码后,使用Manus进行了四种任务测试。

当海尔为家电装上“AI之眼”,“无人家务”时代要来了?
海报新闻记者 辛振东 上海报道 大胆想象一下未来的生活场景:当你下班回家打开家门,全屋的灯光自动为你亮起,冰箱会根据现有食材为你“量身定制”一份菜谱,油烟机会帮你“盯着”锅子控制炉火,洗衣机会精准“识色”防止串色,热水器会提前加热至你喜欢的温度,当你卸下一身疲惫躺在床上,音箱播放舒缓的音乐助眠并且定好了明早的闹钟…… 以上这一切,已经或马上就会成为现实。

机器人施工、数字化管理——智能建造破解城市核心区施工难题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工程师轻点平板,BIM模型在云端自动校验管线排布;智能摄像头实时捕捉工人未系安全带的细微动作;混凝土浇筑机器人沿着数字坐标精准行进,将施工误差控制在毫米级……这样的智慧建造正在重庆观音桥商圈每日上演。

腾讯加码打造“好用的AI”
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腾讯将立足打造‘好用的AI’,把前沿的AI技术,转化成有实效、有温度、可进化的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大众美好生活,推动实体产业创新突破。 ”3月19日,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海峰会上说。 当日,腾讯公布的2024年四季度及年度财报(以下简称“财报”)显示,2024年腾讯研发投入创下历史新高,达707亿元。

“买个机器人全国打工,3个月左右回本”
人形机器人站上春晚舞台转手绢的那一刻,有人看到了奇观,有人看到了未来,还有人看到了商机。 近段时间,大量关于“机器人租赁”的帖子在二手交易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上涌现。 租赁产品绝大多数为“宇树G1机器人”,说明往往提及“适用于宣传、展览、表演、开业等场合”。 根据版本和提供服务的不同,标价从日租几百、几千到上万元不等。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有近百台机器人充当“智能助手”
经国务院批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 今年的中关村论坛又会出现哪些科技新元素? 3月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在会上介绍,中关村论坛不仅是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平台,也是前沿技术展示的舞台。 本届年会中,将深度融合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前沿科技,为大家呈现一场创新味更浓的科技盛宴。 发布会现场。

江汉青年夜校开DeepSeek课程,一推出就“秒空”,负责人:可能去其他夜校开课
3月19日晚,位于武汉中心书城的江汉青年夜校课堂来了近百人,他们大多二三十岁,其中还有小孩。 他们都拿着手机拍照,做着笔记,只为了学会如何用DeepSeek。 自从DeepSeek掀起全民AI热,各类分析文章、使用教程、付费课程喷涌而出。 一时之间,仿佛人人都在谈AI,人人都需要懂AI。 江汉区团委的工作人员吴泽琨告诉记者,DeepSeek刚一刷屏,他们就关注到这一社会热点,筹划推出相关课程。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与商业嗅觉缺一不可丨九派时评
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秦川“机器人不够用了! ”据报道,人形机器人站上春晚舞台转手绢之后,很多人看到了商机。 不论线上还是线下,人形机器人所引起的关注都是现象级的,由此带动租赁热。 据估计,目前每台机器人每个月的出租收入在8万元左右,也就是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能够回本。 人形机器人不够用了,租赁市场持续升温,当然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