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

公路重大异常“秒捕捉” “鹰眼守护”预警技术撑起出行“安全伞”
9月28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高德地图联合发布“鹰眼守护”预警技术。 该技术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核心技术成果,融合地图导航、手机定位等多源时空数据,实现路桥灾毁事件秒级感知、预警、发布与示警拦阻,对提升公路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效能、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据介绍,“鹰眼守护”预警技术的研发源于对近年来发生的数起公路重大灾害事件的深刻反思与经验总结。

国内最大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落地北京石景山
近日,国内最大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正式投入运营。 据了解,该训练场占地超万平方米,年产数据量超600万条,不仅是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关键落子”,更提供了“北京样本”,将加速机器人“具身大脑”进化,推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等场景规模化应用,为万亿级产业奠基。 训练场位于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由石景山区政府牵头,联合区属产业公司、北京银保产业园及乐聚机器人共同运营。

“天擎”机器人百米高空“穿针引线” 20分钟消除特高压线路隐患
“快看! 那上面有个‘机器人’在走钢丝! ”9月25日,上海青浦区练塘镇的一处输电铁塔下传来阵阵惊呼——全国劳模、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输电专业工程师何冰团队研发的“天擎”特高压输电线路作业机器人,正稳稳地站在1000千伏安塘线导线上,用机械臂将一根2毫米细的销钉精准插入4毫米的销孔。 从“就位”到“收工”,全程仅用20分钟,就消除了一处可能引发线路故障的安全隐患。

京东发布AI全景图 逐步开放高质量模型数据集
9月25日,主题为“Enjoy AI”的JDDiscovery-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在京举行。 京东集团SEC副主席、CEO许冉在演讲中发布了京东AI全景图。 据介绍,京东已经在智算基础设施、模型、平台、场景和产品层面形成了完整的能力。 京东AI的整体战略布局覆盖物流、健康、零售等多个领域。

从人工扛货到“空中快递”,无人机重塑崂山农牧林作业
9月21日,青岛崂山区王哥庄附近的山林间,一架工业级无人机格外引人注目。 它先是在低空缓缓盘旋,精准降落在地面后,工作人员迅速将捆扎好的优质树苗固定在绳子上绑好。 随后,在飞手姚师傅的熟练操控下,无人机平稳起飞,沿着预设航线朝着半山腰的育苗种植区飞去,顺利完成了当天的树苗运送任务。

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亮相东博会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开幕。 大会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 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 北京亦庄控股组织旗下6家子公司及30余家园区高科技企业,携近60项前沿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博览会首次设立的人工智能及新质生产力专馆,全面展现亦庄在高端制造、智慧医疗、商业航天等领域的前沿成果。

无人环卫机器人花式“上岗”,这一千亿市场迎爆发期
今年以来,环卫行业正经历一场由“无人化”驱动的深刻变革。 在广东深圳,无人环卫机器人开始大规模投入使用。 在深圳大运中心体育场外的广场上,记者见到,一台无人清扫机器人正在进行清洁作业。 它可以按照提前预设的路线,实现垃圾的自动清扫和倾倒。 负责人告诉记者,大运中心体育场周边区域一共需要四个人清扫半天时间,使用无人清扫机器人之后,两个半小时即可完成任务。

智能机器人真实近海“大比拼”
8月28日至31日,2025年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23支队伍比拼在真实近海环境下水下机器人的水下感知探测、水下定位通信和水下智能作业能力。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起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成为国际上首个在真实近海环境下进行的智能机器人竞赛。

世界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怀柔亮相
8月28日,记者从北京怀柔区获悉,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智能育种科研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怀柔科学城脑认知功能图谱与类脑智能交叉研究平台科研团队,研制的世界首台可自动巡航杂交授粉的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登上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杂志。 该成果通过精准改造作物花型、攻克机器人操作难题,实现了高效自动化育种。

首个商用6.6内核中国操作系统银河麒麟V11发布
26日,在2025中国操作系统产业大会上,麒麟软件发布了基于6. 6内核的桌面操作系统与服务器操作系统。 作为首个采用6. 6内核的商业版国产操作系统,其核心功能稳定,为AI应用部署、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基座,标志着中国操作系统进入发展新阶段。 此次发布的银河麒麟V11在操作体验、安全性和生态丰富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