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尖科技 浪尖科技

浪尖科技

旧手机换菜刀藏猫腻,隐私和便利,到底该选谁?

旧手机换菜刀藏猫腻,隐私和便利,到底该选谁?

"旧手机、旧电脑换菜刀、换不锈钢盆",这吆喝听着是不是特熟悉?总觉得闲置着换点东西挺值当,该省省该花花嘛。但国家安全部可是发文提醒了,这么干隐患大了去了!

大众报业·半岛网 · 2025年8月15日 14:44 · 62113 阅读
关于公示青岛市2025年第三批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的通知

关于公示青岛市2025年第三批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国科发政〔2017〕115号)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服务工作指引》(国科火字〔2022〕67号)的有关规定,现将青岛市2025年第三批1002家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予以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自2025年8月14日-2025年8月27日。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 · 2025年8月15日 10:04 · 130666 阅读
​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发射成功

​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发射成功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8月13日14时43分,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随后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 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和远征二号上面级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 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是继承长五火箭研制基础的大型低温运载火箭。

中国科技网 · 2025年8月14日 15:59 · 55714 阅读
AI赋能技术攻关,国际最大规模原子量子计算系统在沪构建成功

AI赋能技术攻关,国际最大规模原子量子计算系统在沪构建成功

近日,我国量子计算领域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关实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高度的并行性以及与阵列规模无关的常数时间消耗,在60毫秒内成功构建了多达2024个原子的无缺陷二维和三维原子阵列,刷新了中性原子体系无缺陷原子阵列规模的世界纪录。

澎湃新闻 · 2025年8月14日 15:55 · 48567 阅读
我国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60%

我国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60%

8月1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我国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全面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刘烈宏。 图/国新网第一,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

九派新闻 · 2025年8月14日 15:52 · 34316 阅读
“海燕”无人机完成世运会关键气象保障任务

“海燕”无人机完成世运会关键气象保障任务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获悉,8月1日以来,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四川省气象局部署下,该集团自主研制的海燕Ⅱ型无人机已高质量完成5架次成都世运会气象保障任务,成功获取关键气象数据,为赛事精准预报装上了“气象天眼”。 成都世运会举办期间正值成都汛期,川西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复杂多变,传统观测手段难以全面覆盖。

中国科技网 · 2025年8月13日 16:52 · 57271 阅读
事关充电宝,这一新规即将实施

事关充电宝,这一新规即将实施

为强化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国家认监委制定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 新版规则自2025年8月15日起实施。 新版规则指出: ·相关指定认证机构应当依据新版规则和强制性产品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要求,制定对应的认证实施细则,向国家认监委备案后方可按照新版规则实施认证并颁发认证证书。

海报新闻 · 2025年8月13日 16:51 · 26818 阅读
牦牛重要传染病智能检测设备研发成功

牦牛重要传染病智能检测设备研发成功

记者8月6日获悉,由国家肉牛牦牛产业体系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家奎团队自主研发的“牦牛重要传染病智能快速定量PCR检测设备”近日在西藏畜牧兽医学会2025年学术交流会上正式亮相。 该设备实现了牦牛疫病在高原现场的快速诊断,标志着我国高寒牧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迈入智能化、精准化、现场化新阶段,为高原畜牧业生物安全与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中国科技网 · 2025年8月12日 15:44 · 12299 阅读
全球首创技术让生物组织变为“玻璃态”

全球首创技术让生物组织变为“玻璃态”

11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苑克鑫教授团队全球首创的生物组织透明化处理方法登上国际期刊《细胞》杂志。 该方法能将不透明的生物组织转变为“玻璃态”,便于显微镜等设备对组织内部进行高保真三维成像。 据介绍,生物组织的三维结构承载着丰富的生物信息,但由于其不透明,研究人员通过二维切片获取组织内部信息,即将样本切成几十甚至上百层,再逐张拼接还原。

中国科技网 · 2025年8月12日 15:44 · 91031 阅读
走进成都世运会丨来成都世运会  体验一场“科技秀”

走进成都世运会丨来成都世运会  体验一场“科技秀”

当葡萄牙运动员戴上AR翻译眼镜,镜片上跃动的双语字幕瞬间消融语言壁垒;美国选手一声“GoGo,带我去熊猫商店”,智能机器狗便领他穿过灯影摇曳的非遗市集……成都世运会开幕以来,致力于赛事服务的“黑科技天团”格外忙碌。 从赛事保障到文化传播,一批科技企业借助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体育等前沿技术,为成都世运会注入“智慧基因”。

中国科技网 · 2025年8月12日 15:43 · 4874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