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尖科技 浪尖科技

浪尖科技

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装机突破8000万千瓦

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装机突破8000万千瓦

记者今天(11日)从国家电网获悉,作为我国“十四五”规划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总装机突破8000万千瓦,占全部装机比重超过75%,占比居全国首位。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新增新能源装机981. 6万千瓦,同比增长超两倍。 截至目前,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总装机达到8167. 4万千瓦,占全部装机比重为75. 8%,占比位居全国第一。

央视新闻 · 2025年6月12日 16:51 · 38482 阅读
“星链”卫星频繁提前坠落 研究称与太阳活动加剧有关

“星链”卫星频繁提前坠落 研究称与太阳活动加剧有关

近年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旗下的“星链”卫星不断提前坠落,引发人们对太空环境安全与卫星运行稳定性的广泛关注。 美国航天局戈达德航天中心和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在瑞士《天文学与太空科学前沿》杂志上发布一项新研究,分析了2020年至2024年期间地磁活动对“星链”卫星坠落的影响,首次系统揭示了太阳活动加剧对低轨卫星运行寿命的显著影响。

央视新闻 · 2025年6月12日 15:29 · 35852 阅读
迈入批量生产!AG600“鲲龙”获颁生产许可证

迈入批量生产!AG600“鲲龙”获颁生产许可证

记者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6月11日,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在广东珠海获颁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这一证件就好比飞机的“出生证”,标志着AG600飞机正式迈入批量生产阶段。据介绍,AG600飞机有低空低速性能好、灭火救援效率高、水面飞行起降稳、执行任务领域广、技术领先独立、全面国产化配套等优势,已于4月20日获颁型号合格证。

新华社 · 2025年6月11日 10:16 · 36846 阅读
新型超高效柔性发电薄膜材料及发电器件研发成功

新型超高效柔性发电薄膜材料及发电器件研发成功

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柔性发电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发出一种超高效的新型柔性发电薄膜材料。 这种材料通过特殊结构设计,其功率密度创造了硒化银基柔性热电器件所有已报道同类材料的最高值。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柔性可穿戴发电器件应用展示目前,像智能手表、手环这类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很快,但它们大多靠电池供电。

科技日报 · 2025年6月9日 16:57 · 44730 阅读
摄入多样类黄酮食物可防病延寿

摄入多样类黄酮食物可防病延寿

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食品》上的研究表明,饮食中常吃多种富含类黄酮食物的人,患严重健康疾病的风险可能降低,并且预期寿命更长。 这项研究由英国女王大学、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和维也纳大学共同领导。 类黄酮存在于茶、蓝莓、草莓、橙子、苹果、葡萄,甚至红酒和黑巧克力等植物性食物中。 团队追踪了超过12万名年龄在40—70岁之间的参与者,历时超过10年。

科技日报 · 2025年6月9日 09:20 · 37096 阅读
天问二号柔性太阳翼展开,像把“太阳伞”

天问二号柔性太阳翼展开,像把“太阳伞”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截至6月6日上午,天问二号探测器已在轨运行超8天,与地球距离超300万千米,工况良好。 为满足在距离太阳约3. 75亿千米的主带彗星开展探测的供电需求,天问二号探测器研发配置了圆形柔性太阳翼。 国家航天局当日发布了天问二号探测器传回的圆形太阳翼展开图片。

科技日报 · 2025年6月6日 13:39 · 37155 阅读
腾讯打造高考AI工具箱 “好用的AI”助力高考生应考

腾讯打造高考AI工具箱 “好用的AI”助力高考生应考

今年高考迎来倒计时。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高考与AI的结合更加紧密。 6月5日,据腾讯方面介绍,今年高考,腾讯整合了多款AI应用打造“高考AI工具箱”,在学习辅助、资源获取、效率管理、心理支持、志愿填报等场景中,为考生和家长们提供全方位的智能陪跑。 在考前,腾讯各类AI应用结合不同场景,为考生提供各类备考辅助支持。

央广网 · 2025年6月6日 10:39 · 37422 阅读
纳米光刻造出世界最小“提琴”

纳米光刻造出世界最小“提琴”

据英国拉夫堡大学官网3日报道,该校物理学家利用纳米技术,创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提琴”。 这把“提琴”小得足以嵌入人的一根头发之内。 拉夫堡大学物理学家制造的世界最小“提琴”。 图片来源:英国拉夫堡大学这把微型“提琴”由铂制成,长度仅35微米,宽度13微米。 相比之下,人发的直径通常在17—180微米之间,而备受喜爱的微观生物水熊虫,其尺寸则在50—1200微米之间。

科技日报 · 2025年6月6日 10:04 · 37117 阅读
新一代视觉假体有望让失明者重见光明

新一代视觉假体有望让失明者重见光明

科幻电影中凭借红外视觉锁定目标的“超视觉”已在实验室中照进现实。 记者5日获悉,经过7年攻关,复旦大学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周鹏/王水源团队、脑科学研究院张嘉漪/颜彪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胡伟达团队,共同开发出全球首款光谱覆盖范围极广的视觉假体。 该假体无需依赖任何外部设备,就可使失明动物模型恢复可见光视觉能力,还能赋予动物感知红外光,甚至拥有识别红外图案的“超视觉”功能。

科技日报 · 2025年6月6日 09:52 · 37158 阅读
最大仿星器创下核聚变关键指标新纪录,为聚变电站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最大仿星器创下核聚变关键指标新纪录,为聚变电站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IPP)团队3日宣布,在此前结束的任务期间,Wendelstein7-X(W7-X)实验项目创下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地维持了长等离子体放电三重积长达43秒的新峰值。 这标志着W7-X超越了其他类型的磁约束装置在这方面的表现,同时,该成果也为未来聚变电站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科学促进会网站。 Wendelstein 7-X实验大厅。

科技日报 · 2025年6月5日 09:40 · 3709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