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尖科技 浪尖科技

浪尖科技

OpenAI推出“深度研究”功能 这回要抢人类研究员饭碗了?

OpenAI推出“深度研究”功能 这回要抢人类研究员饭碗了?

当地时间周日(2月2日),OpenAI发布了一款名为“深层研究”(deep research)的功能,并上传了演示视频。

财联社 · 2025年2月4日 16:47 · 13920 阅读
有望为听障患者带来福音 我国科学家又有新发现

有望为听障患者带来福音 我国科学家又有新发现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获悉,该中心刘志勇研究组通过研究揭示了锌指转录因子Casz1在听觉毛细胞中的作用,并解析了Casz1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为探索基因操纵修复听觉损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该科研成果北京时间1月31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

央视新闻 · 2025年2月4日 16:45 · 18927 阅读
水域救援“黑科技”!游客意外落水,“会跑的救生圈”成功施救

水域救援“黑科技”!游客意外落水,“会跑的救生圈”成功施救

一到春节,出去游玩的人真不少。最近这一段时间,海南万宁的日月湾景区就迎来客流高峰。冲浪爱好者们驾驭着冲浪板,在海面上尽情驰骋。当然,水上运动,救援力量是必不可少的配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 2025年2月4日 16:00 · 17140 阅读
登山助力机器人在泰山试用!网友:感觉我又行了

登山助力机器人在泰山试用!网友:感觉我又行了

“戴上之后 感觉像是有人在拉着我上山 科技感满满!” 一名游客健步如飞地攀登泰山 引来周围游客纷纷侧目

海报新闻 · 2025年2月4日 14:24 · 15045 阅读
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升级换装

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升级换装

闪电新闻 · 2025年2月4日 14:24 · 12035 阅读
填补技术空白,青大附院完成岛城首例折叠顶压球囊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

填补技术空白,青大附院完成岛城首例折叠顶压球囊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

近日,青大附院眼科副主任杜兆东带领团队,成功完成青岛市首例折叠顶压球囊(FCB)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标志着青大附院在眼科微创治疗领域迈上新台阶。患者王女士无明显诱因突发右眼视物遮挡来到青大附院就诊,接诊后,眼科杜兆东副主任、姜楠副主任医师为患者进行了详细检查,确诊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中,手术团队通过一个小切口,将折叠好的球囊植入至患者眼球外壁,再注入生理盐水使球囊膨胀,像千斤顶一样将脱离的视网膜“顶”回去,进而完成复位。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玻璃体切除术和巩膜外垫压术,但这些方法手术时间较长、术后需要俯卧体位、恢复较慢。折叠顶压球囊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是一种全新的微创手术技术,与传统的外路手术相比,FCB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10分钟左右)、不进行眼球后麻醉、不牵拉肌肉、不进行巩膜放液、无需术中定位、无需裂孔冷冻等优点。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 2025年2月4日 14:22 · 18315 阅读
别样中国年!看AI庙会、机甲醒狮、无人机表演等科技范儿

别样中国年!看AI庙会、机甲醒狮、无人机表演等科技范儿

央视网消息:这个春节,随着科技发展,传统民俗与AI、与机器人相融合,迸发出了不一样的火花。各地的AI庙会、机甲醒狮、趣味科普,让浓浓的年味里透着满满的科技范儿。

央视网 · 2025年2月4日 14:15 · 15747 阅读
中国“人造太阳”实现亿度千秒运行 核聚变发电还有多远?

中国“人造太阳”实现亿度千秒运行 核聚变发电还有多远?

1月20日,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安徽合肥创造新的世界纪录,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的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标志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

央视网 · 2025年1月22日 10:29 · 44870 阅读
AI打造“火场专属眼睛” 助力精准扑救

AI打造“火场专属眼睛” 助力精准扑救

随着全球变暖,野火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近日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大火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担忧。其中火线信息被视为火场的“生命体征”,如何高效、快速、自动地获取森林或草原火场的实时火线信息,是扑救森林火灾中的一大难题。

科技日报 · 2025年1月22日 10:25 · 45411 阅读
我国5G基站达到425万个

我国5G基站达到425万个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在21日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5G基站达到425万个,千兆用户突破2亿,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

新华网 · 2025年1月22日 10:13 · 4103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