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尖科技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梦舟”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2025年6月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实施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新的重要突破。 这是继1998年开展神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后,时隔27年我国再度组织实施此项试验。

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将在海南开展智能航行实验
在中国航海日(7月11日)即将到来之际,6月16日,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从大连出发,开启2025年中国航海日系列活动,并将在海南新海港水域开展在繁忙水道的智能航行实验,在海南洋浦港水域开展在狭窄水道的智能航行实验。 狭窄水道的航道宽度受限,水深多变,航行条件复杂,传统船舶通过狭窄水道是对船舶驾驶人员的极大考验。

科学家最新发现:树干也“懂”节能减排
你知道吗? 树木不仅会呼吸,还会根据温度自动调节呼吸强度。 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王焓副教授团队联合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次提出基于生态进化最优性(EEO)原则的理论模型,解释预测了树干呼吸的热适应性,构建了全球植物树干呼吸数据库,证实了树干呼吸存在普遍的热适应现象。 相关成果以《树干呼吸热适应表明气候-碳反馈作用的减弱》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

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装机突破8000万千瓦
记者今天(11日)从国家电网获悉,作为我国“十四五”规划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总装机突破8000万千瓦,占全部装机比重超过75%,占比居全国首位。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新增新能源装机981. 6万千瓦,同比增长超两倍。 截至目前,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总装机达到8167. 4万千瓦,占全部装机比重为75. 8%,占比位居全国第一。

“星链”卫星频繁提前坠落 研究称与太阳活动加剧有关
近年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旗下的“星链”卫星不断提前坠落,引发人们对太空环境安全与卫星运行稳定性的广泛关注。 美国航天局戈达德航天中心和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在瑞士《天文学与太空科学前沿》杂志上发布一项新研究,分析了2020年至2024年期间地磁活动对“星链”卫星坠落的影响,首次系统揭示了太阳活动加剧对低轨卫星运行寿命的显著影响。

迈入批量生产!AG600“鲲龙”获颁生产许可证
记者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6月11日,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在广东珠海获颁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这一证件就好比飞机的“出生证”,标志着AG600飞机正式迈入批量生产阶段。据介绍,AG600飞机有低空低速性能好、灭火救援效率高、水面飞行起降稳、执行任务领域广、技术领先独立、全面国产化配套等优势,已于4月20日获颁型号合格证。

新型超高效柔性发电薄膜材料及发电器件研发成功
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柔性发电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发出一种超高效的新型柔性发电薄膜材料。 这种材料通过特殊结构设计,其功率密度创造了硒化银基柔性热电器件所有已报道同类材料的最高值。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柔性可穿戴发电器件应用展示目前,像智能手表、手环这类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很快,但它们大多靠电池供电。

摄入多样类黄酮食物可防病延寿
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食品》上的研究表明,饮食中常吃多种富含类黄酮食物的人,患严重健康疾病的风险可能降低,并且预期寿命更长。 这项研究由英国女王大学、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和维也纳大学共同领导。 类黄酮存在于茶、蓝莓、草莓、橙子、苹果、葡萄,甚至红酒和黑巧克力等植物性食物中。 团队追踪了超过12万名年龄在40—70岁之间的参与者,历时超过10年。

天问二号柔性太阳翼展开,像把“太阳伞”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截至6月6日上午,天问二号探测器已在轨运行超8天,与地球距离超300万千米,工况良好。 为满足在距离太阳约3. 75亿千米的主带彗星开展探测的供电需求,天问二号探测器研发配置了圆形柔性太阳翼。 国家航天局当日发布了天问二号探测器传回的圆形太阳翼展开图片。

腾讯打造高考AI工具箱 “好用的AI”助力高考生应考
今年高考迎来倒计时。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高考与AI的结合更加紧密。 6月5日,据腾讯方面介绍,今年高考,腾讯整合了多款AI应用打造“高考AI工具箱”,在学习辅助、资源获取、效率管理、心理支持、志愿填报等场景中,为考生和家长们提供全方位的智能陪跑。 在考前,腾讯各类AI应用结合不同场景,为考生提供各类备考辅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