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

可灵AI发布全新2.0模型 全球用户数突破2200万
4月15日,可灵AI在北京举行“灵感成真”2. 0模型发布会,正式发布可灵2. 0视频生成模型及可图2. 0图像生成模型。 快手高级副总裁、社区科学线负责人盖坤在会上表示,AI在辅助创意表达上拥有巨大潜力,但当前的行业发展现状还远远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要实现“用AI讲好每一个故事”的愿景,必须对基模型能力进行全方位提升,定义人和AI交互的“全新语言”。 据介绍,可灵2.

炒菜机器人、卖萌机器狗 这届消博会有点意思!
中国外贸规模不断创出新高,而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还在越开越大。 眼下,正在海南海口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云集了中外企业推出的最新产品,它们将如何引领未来的消费趋势? 又将为中外展商带来哪些发展新机遇呢? 一起去消博会上看未来。 在消博会消费科技展区,一台拥有智慧大脑的炒菜机器人非常吸引眼球。 炒菜机器人的“大脑”储存了海量菜谱,可以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人形机器人首次亮相香港世界青年科学大会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走进香港会展中心展区,面对承担礼宾工作的人形机器人小麦,他问道:“作为机器人,你今天在这里感觉怎么样? ”“我觉得很有趣,我很愿意和你交流,还能为你提供帮助。 ”小麦回答。 迈克尔·莱维特表示,中国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交互水平非常高,让人印象深刻。 这是发生在2025第二届“香港世界青年科学大会”暨2025第二届“香江诺贝论坛”系列活动上的一幕。

华为云超节点引领全栈AI产品智能升级
4月10日至11日,华为云生态大会2025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 其间举办的华为云产品技术发布会上,华为云发布全新升级的昇腾AI云服务、软件开发生产线CodeArts、数字内容生产线MetaStudio、云原生安全体系、数据治理生产线DataArts、GaussDB数据库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让机器人“看得更清、反应更快”——仿生眼技术将加快机器人产业化进程
4月12日,“仿生视觉产业与投资研讨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 上海大学仿生视觉与类脑智能研究所所长张晓林表示,仿生视觉技术,能够加快机器人的产业化落地,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场景。 仿生眼技术是模仿生物视觉系统的人工智能视觉感知技术。 张晓林说,当前机器人难以达到产业化应用标准的主要阻碍之一,是视觉领域存在缺陷。

科大讯飞携“AI孙悟空”亮相大阪世博会中国馆
4月13日,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以下简称“大阪世博会”)正式开园,中国馆也于当日举行开馆仪式,正式迎接参观者。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围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主题,以“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三大篇章为叙事主线,展示5000年中华文明孕育的传统生态智慧,展现新时代绿色发展的理念与成就,展望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4大行业、30类!广东发布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8个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30个应用场景、29个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13款智能终端产品……4月9日,在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新闻发布会上,广东“上新”了一批AI新产品。 其中,首批30类“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涉及四大行业,包括人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安全。 “算力、芯片和大模型是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基础底座。
AI心理树洞:这届年轻人开始把心事说给机器人听了?
央广网北京4月10日消息(记者鹤佳)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深夜,一名青少年在手机屏幕上输入“我觉得自己好孤独”,AI聊天框几乎瞬间弹出数十行回应:“我能理解你的感受,孤独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 你愿意和我聊聊最近发生了什么吗? ”……这样的场景正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日常。
陪伴机器人上岗 银发群体有了新朋友
科技日报记者 吴叶凡在北京市朝阳区68岁退休教师刘阿姨家中,机器人小丽一天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准时叫刘阿姨起床;为洗漱的刘阿姨播报新闻、天气;播放八段锦视频,陪她一起健身………这个约一米高的小机器人为刘阿姨的退休生活增添了活力。 小丽是一款服务老人的陪伴机器人。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升级,市面上出现了许多服务老人、儿童的陪伴机器人。

上海市区出现首台无人驾驶清扫机器人,工作起来“情绪稳定”
2025年3月25日,无人驾驶清扫机器人出现在人民广场。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图上海闹市区出现首台无人驾驶清扫机器人,工作起来“情绪稳定”。 视频拍摄 许海峰 王雨 剪辑 王雨(01:49)2025年4月10日,一辆无人驾驶清扫机器人出现在上海闹市区,清扫机器人造型与传统保洁车外形相近,方正简洁,并无特别之处,不少行人从身边走过,鲜有人驻足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