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尖科技 新能源

新能源

新理论解决“仿星器”粒子泄漏研究难题,有望使聚变反应堆研制速度提高10倍

新理论解决“仿星器”粒子泄漏研究难题,有望使聚变反应堆研制速度提高10倍

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第一型能源集团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更快、更准确的方法来修复聚变反应中的磁场缺陷,解决了寻找“仿星器”中粒子泄漏位置的难题。 研究人员称,这一进展是设计聚变反应堆的范式转变,有望使研制仿星器的速度提高10倍。 相关论文近期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杂志。

科技日报 · 2025年5月13日 09:23 · 47199 阅读
金沙江上游叶巴滩水电站取出逾38米混凝土芯样

金沙江上游叶巴滩水电站取出逾38米混凝土芯样

5月11日,金沙江上游川藏段装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叶巴滩水电站大坝成功取出一根长度38. 10米的混凝土芯样,相当于12层楼高,打破国内同类坝型大坝取芯纪录。 正在建设中的叶巴滩水电站混凝土双曲拱坝。 (受访单位供图)叶巴滩水电站地处四川甘孜州白玉县与西藏昌都市贡觉县交界处的金沙江上游,总装机容量224万千瓦,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

新华社 · 2025年5月12日 11:32 · 41597 阅读
既能发电又能储电的水泥问世

既能发电又能储电的水泥问世

水泥能发电,还能储电? 5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缪昌文团队发布全球首创的仿生自发电—储能混凝土。 该技术直击建筑行业高能耗痛点,以水泥为载体开辟全新能源路径,有望重塑未来建筑与能源格局。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超50%。 同时,光伏发电受天气制约且储能成本高昂。

科技日报 · 2025年5月12日 10:15 · 47848 阅读
自研F级重型燃机叶片连续运行超200小时

自研F级重型燃机叶片连续运行超200小时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截至5月5日,该叶片在华能南京燃机电厂2号燃机上已连续运行226小时,系国内自主研制的首支服役运行时长超200小时的F级重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 在重量、尺寸、冷却空气流量等多重限制下,该叶片在研制中面临耦合设计、精密铸造、特种加工等技术难点与工艺挑战。

科技日报 · 2025年5月7日 09:35 · 13590 阅读
国内首个利用电厂温排水进行海水淡化的项目投产

国内首个利用电厂温排水进行海水淡化的项目投产

今天(4月28日),我国首个利用电厂温排水进行海水淡化的项目在山东烟台投产。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1. 08亿吨的淡水资源,有效缓解当地淡水资源的紧张。 万华化学蓬莱海水淡化项目由中法两国共同投资,项目总投资18亿元,分三期建设,每期工程日产10万吨淡水。 所淡化的海水原水是来自附近电厂的循环冷却退水,全年水温在8℃到38℃之间,也就是温排水。

央视新闻客户端 · 2025年4月29日 14:24 · 20184 阅读
新装置有望将核聚变功率提升百倍

新装置有望将核聚变功率提升百倍

研究示意图。 图片来源:《自然·通讯》杂志美国私营聚变能源公司TAE Technologies与加州大学科学家携手开发出一种新型核聚变装置“Norm”。 该装置不仅有望将聚变功率提升至传统装置的100倍,还能将运行成本削减一半,为人类实现核聚变清洁能源梦想带来新希望。 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 数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试图找到让聚变反应堆发电的方法。

科技日报 · 2025年4月29日 10:00 · 18022 阅读
我国万瓦级氦制冷机首次公开亮相

我国万瓦级氦制冷机首次公开亮相

4月26日于安徽合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发首展了万瓦级氦制冷机,这一超大型氦低温制冷机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 万瓦级氦制冷机指液氦温度(即零下269摄氏度)下制冷量10000瓦以上的超大型低温制冷机,是加速器、可控核聚变等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的关键核心装备。

新华社 · 2025年4月27日 14:18 · 25164 阅读
新研究用玉米蛋白提升锂硫电池性能

新研究用玉米蛋白提升锂硫电池性能

一项新研究显示,玉米蛋白可用于提高锂硫电池性能,这一发现有望推动高能量、重量轻的锂硫电池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储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锂硫电池被视为锂离子电池的潜在替代方案,理论上可以存储更多能量,应用于汽车或飞机时可大幅减小电池体积和重量。 此外,锂硫电池的阴极材料是丰富、廉价且无毒的硫元素,相较于含有毒重金属(如钴或镍)的金属氧化物阴极,更具环保优势。

新华网 · 2025年4月25日 16:22 · 16684 阅读
将氢气“锁”在液体里,储氢技术有了新思路

将氢气“锁”在液体里,储氢技术有了新思路

氢能凭借其零碳排放、能量密度高、应用场景多元等突出优势,正成为全球能源革命的核心赛道。 但是,储氢技术始终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如何才能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 4月20日,记者从扬州大学获悉,该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团队提出利用原子团簇促进以甲酸为载体的液态储氢新方案,为制氢、储氢等关键技术提供新思路。

中国科技网 · 2025年4月21日 13:46 · 21777 阅读
全球最大容量“超级充电宝”人工短路试验成功

全球最大容量“超级充电宝”人工短路试验成功

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称“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在青海海西宝库储能电站成功完成全球最大容量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人工短路试验。 作为中国首次针对该技术的专项试验,标志着中国在新型储能技术验证领域迈入国际前列。 高压直挂构网储能相当于安装在大电网上的“超级充电宝”和“稳定器”,用来支撑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中国新闻网 · 2025年4月21日 09:42 · 1726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