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尖科技
首届中国(国际)机器人辩论大赛复赛在北京亦庄举行
11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机器人辩论大赛复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举行。 经过激烈角逐,湖北大学队、松延动力—松美美队、松延动力—小诺队、小禾队脱颖而出,晋级11月9日举行的决赛。 本次复赛创新采用跨队“人机对战”模式,10支晋级队伍通过随机抽签确定对阵,各派己方机器人辩手与其他战队的人类辩手交锋。
给森林做“CT”:中国1426亿棵树是这么“数”出来的
“全中国有多少棵树? ”当你在DeepSeek输入这一问题,几秒后就会得到一个准确答复:1426亿棵。 这背后,是源于我国首张“树密度地图”。 树密度,即每公顷树木的棵数。 一张精准详实的“树密度地图”,能够清晰呈现某区域内森林树木的总数及分布特征,也能助力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健康状况,为造林规划提供精准指导。 科研人员使用背包式激光雷达传感器给森林做“CT”。
商用清洁机器人国家标准发布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商用清洁机器人》(GB/T 46495—2025)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5月1日正式实施。 该标准适用范围覆盖商场、酒店、写字楼、地下车库等商用环境中使用的清洁机器人,通过明确清洁性能、运动性能、健康安全等技术要求,规范产品设计与生产,全面提升商用清洁机器人的产品质量水平与实际使用体验。 细分产品清洁性能要求。
我国深远海风电关键装备实现突破
10月30日,记者从中海油研究总院获悉,由该院牵头研制的国产大抓力拖曳锚顺利通过工厂测试。 该锚是适用于漂浮式风机基础系泊的核心装备,其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均达到设计预期,各项指标满足美国船级社(ABS)规范要求,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关键装备实现突破。
在轨使用已超20次 有1套舱外服即将“退休”
今天(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 发言人介绍,随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上行的两套舱外服与之前的舱外服相比,在确保安全可靠前提下,在热舒适性、人机操作界面、操作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改进,航天员穿着更为舒适便捷。 目前,在轨的舱外服有1套使用已超过20次。
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
10月29日,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气集团)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在山东东营成功实现并网发电,刷新了全球已并网风机的单机容量与叶轮直径两项纪录,标志着我国在全球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该机组在齿轮箱、发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技术上的全面突破,彰显了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澎湃动能。
实现转体球铰100%无损回收 “新津智造”实现新突破
10月29日,记者从成都市新津区获悉,近日“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空铁联运项目上的西安欧亚大道上跨货运北环线高架桥,顺利完成桥梁体系转换及转体球铰100%无损回收,创下有公开报道的全球同类项目中,首个成功实施转体球铰不顶梁取出回收的工程案例。
大船天津首制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出海试航
记者10月29日获悉,由中船大连造船大船天津为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建造的首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C16K-16号船,正式开启为期10天的海上试航任务。 据介绍,作为全球航运低碳转型的关键船型之一,该船采用先进的甲醇双燃料动力系统,具备绿色、节能、环保的显著优势。
神二十一乘组将首次在轨实施啮齿类哺乳动物空间科学实验,将在轨饲养两雌两雄4只小鼠
今天(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 发言人介绍,按计划,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在轨期间将新开展27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主要针对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航天医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航天新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我国正选拔巴基斯坦航天员,将择机安排1人以载荷专家身份执行短飞
今天(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 发言人介绍,今年2月中巴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后,正式启动了巴基斯坦航天员的选拔工作,与中国航天员选拔一样,这项工作也分为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 其中,初选工作正在巴基斯坦实施,复选和定选工作将在中国实施。 目前已同步开展复选阶段准备工作,包括训练方案、教材教具以及训练期间的生活保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