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尖科技

超重力场大科学装置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全球容量最大!
9月29日,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这套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超重力大科学装置能够营造超过地球重力千百倍的“超重力场”,实现“时空压缩”。 也就是在实验室中,能以很小的尺寸、极短的时间再现真实世界的变迁,为推演验证千米尺度灾变、万年历时污染迁移等提供关键支撑。

如期复航!三峡升船机圆满完成2025年停航检修任务
记者从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获悉,9月29日8时,随着“佳轮905”轮缓缓驶入船厢,三峡升船机2025年计划性停航检修正式画上圆满句号,如期复航。 三峡升船机计划性停航检修于8月25日正式启动,为期35天。 检修任务及有水联合调试完成后,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按复航计划提前8小时安排带船调试。 调试结果表明,各类设备运转正常,船舶过厢安全稳定。

我科学家在老年痴呆疾病模型犬认知障碍分子机制解析上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猪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黄路生团队系统研究了健康衰老与老年痴呆认知障碍犬的脑细胞转录组,揭示了认知障碍犬中小胶质细胞C1QA与神经元CRT互作介导突触损伤的新机制。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上。 截至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人数已逾5500万。

学信网“诡异回复”暴露AI使用短板
最近学信网公众号的“诡异回复”估计不少人都刷到了。 有网友发“给我发通知”,收到的却是“计划在生日当天结束生命”;发“就这样吧”,回复里混着“偷拍女生裙底后厌恶自己”这类负面内容,虽然点进链接是正向心理引导,但这答非所问的情况确实让人费解。 其实这事儿,本质上就是AI圈常说的“AI幻觉”。 简单说就是AI生成的内容和用户需求、事实完全对不上,要么捏造事实,要么答非所问。

长二丁火箭“百发百胜”!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成功入轨
9月29日11时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王淇俊 摄该卫星主要用于对地观测技术试验验证。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此次发射的星箭均由该集团八院抓总研制。

新世界纪录 我国成功研制35.1特斯拉稳态磁场全超导磁体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悉,由该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多家科研机构与大学共同研制的全超导磁体,近日实现了35. 1特斯拉中心稳态磁场,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35. 1特斯拉全超导磁体该磁体采用了“高温超导内插 + 低温超导磁体”的组合设计,两者精准同轴嵌套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复合结构。

新技术让盐碱地焕发新生
在轻中度盐碱地,实施“‘鲜食玉米—花生’‘花生—芝麻’等多样化种植+生态强化”模式;在中重度盐碱地,实施“水稻—绿肥”轮作控盐增汇和“油葵—绿豆—蛋白草”周年复种模式,取得了丰收……9月25日,在山东省东营市举行的“农田绿色低碳与生态强化技术现场观摩会”上,专家们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盐碱程度的农田,打造了差异化综合技术方案,并取得了初步成功。

我市自主研发的医用超声探头实现国产化替代
医用超声探头是超声产品关键核心部件,我国超声探头产品与国外品牌差距巨大,主要依赖进口。 为解决这一问题,市科技局2023年布局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给予300万元资金支持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超声探头国产化替代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目前项目已顺利通过验收,实现了医用超声探头实现国产化替代。

重要禽病基因工程多联灭活疫苗项目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近期,在青岛市科技局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类项目的持续支持下,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山东大学,围绕禽类重大疫病防控需求,系统开展了基因工程多联疫苗的研发与产业化攻关,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国内最大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落地北京石景山
近日,国内最大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正式投入运营。 据了解,该训练场占地超万平方米,年产数据量超600万条,不仅是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关键落子”,更提供了“北京样本”,将加速机器人“具身大脑”进化,推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等场景规模化应用,为万亿级产业奠基。 训练场位于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由石景山区政府牵头,联合区属产业公司、北京银保产业园及乐聚机器人共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