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上海电网首次应用“无人机+机器人”开展输电线路X光探伤作业
无人机将X光检测机器人投送至输电线路导线上。 本文图均为 受访者 供图“组装完毕,现场情况正常,可以起飞。 ”4月13日,上海松江区的1000千伏安塘Ⅰ线停电检修作业现场,在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输电运维人员的操控下,一架重型无人机将X光检测机器人运送到百米高空并投放到导线上。 随后,运维人员控制机器人沿着导线移动作业,并通过控制器“一键取图”,完成输电线路耐张线夹的X光探伤作业。

可穿戴设备能测量皮肤“呼吸”
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首款能测量皮肤“呼吸”的可穿戴设备。 通过分析皮肤释放和吸收的气体,该设备提供了一种评估皮肤健康状况的全新方法,包括监测伤口、检测皮肤感染、追踪皮肤水分含量、量化有害化学物质暴露剂量等。 该研究发表在9日《自然》杂志上。 首款通过感测皮肤“呼吸”的气体来评估健康状况的可穿戴设备。 图片来源:美国西北大学该设备仅长2厘米、宽1.
6G+AI,有望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6G在2025年迎来了里程碑时刻,今年既是6G全球统一标准制定的起始年,也是6G与AI融合发展的关键之年。 ”4月10日,在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中,科学技术部五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邱钢表示,在AI加速创新应用的同时,6G与AI的结合成了极具潜力的发展方向,有望催生出前所未有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未来社会的数智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七号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4月11日0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七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七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属于“金牌火箭”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中的一员。

北京举办IQ Talk共商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发展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4月10日,国家(中关村)火炬科创学院举行“IQ Talk”“未来医疗:细胞与基因治疗”轻社交沙龙活动。 该活动由国家(中关村)火炬科创学院主办。 活动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周琪在作《细胞治疗等生物技术领域前沿、挑战及人才布局》报告时,分析了我国在人工智能、合成生物、脑机接口等新兴领域面临的发展机遇及形势挑战,介绍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科研进展及人才培养状况,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有关思路举措。

湖北能碳数字化管理平台“中碳云”发布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姜文嘉4月10日,“国资国企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行动”活动启动会在中碳登大厦举行,湖北能碳数字化管理平台“中碳云”同期发布,持续为湖北国资国企低碳转型注入新活力。 据了解,“中碳云”平台由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下属公司中碳数科打造,凭借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落户优势和丰富的湖北试点碳市场运行经验,中碳数科在国内能碳数字化服务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减肥重视起来!港理大新研究发现持续肥胖可能加速大脑退化
今年开春,“体重管理”“国家喊咱减肥了”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 肥胖已成为全球日益普遍的问题,探索其相关的神经机制以及对大脑与认知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 日前,香港理工大学(简称“港理大”)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教授、杰出创科学人教授仇安琪开展的一项创新研究发现,持续肥胖可能加速大脑退化。 仇安琪教授。
紫云英高效机收装备成功研发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 ”植物紫云英素有“绿肥之王”的美誉,能将空气中游离的氮固定下来,可有效提升土壤的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 长期以来,紫云英采收作业严重依赖人工,效率低、成本高。 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小设备”让“大飞机”制造打孔无忧
大型运输机、先进战机等航空高端装备内部结构十分紧凑、空间狭小,制造过程需要在复杂条件下加工近百万个0. 02毫米精度的连接孔,将成百上千万个零部件精准连接起来。 如何在狭小空间实现复合材料/金属强异质叠层结构的高质量钻孔作业,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技术难题。
小米汽车:嘿Siri,可以语音控制小米汽车了
4月8日,@小米汽车 发文称:嘿Siri,可以语音控制小米汽车了! 试试说:“Siri,小米汽车解锁”。 我们给大家预置了一些指令,如果大家不习惯,还可以“重命名”指令。 除此之外还支持自定义添加功能,可以设置空调温度,方向盘加热等,有体验过的朋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