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数“第一”丨全球最大直径智能盾构机“山河号”为济南穿黄隧道建设提速
1月20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了二十多项“首位”“首个”“第一”等成就。其中提到,全球最大直径智能盾构机“山河号”投用。

贴敷式输注贴改变传统给药方式 “打点滴”像用创可贴一样方便
静脉输液,俗称“挂盐水”“打点滴”,是用药史上里程碑式的发明。但由于这种方式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协助,且患者需长时间驻留医院,久坐等待,行动受限,导致体验不佳。

2024年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3.93%
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2024年,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3.93%,较上年提高0.28个百分点。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延续稳中向好态势,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产品质量水平持续提升。

研究显示日常饮用咖啡与头颈癌风险降低相关
新华社北京电美国犹他大学等机构参与的一个国际团队日前发表论文说,经综合分析此前多项研究的数据后发现,日常饮用咖啡与头颈癌患病风险降低存在关联性。

大熊猫老家发现一种新石斛
新华社成都12月31日电 我国科研人员在四川雅安发现了兰科石斛属新物种,并命名为“洪斌石斛”。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taxa》上发表。

去年研发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科学家团队领衔在距地球逾16万公里太空探测到“太空合声”
中新网北京1月23日电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北京时间1月23日凌晨在线发表一篇由中国科学家团队领衔完成的天文学研究论文称,研究团队在距离地球逾16万公里之外的太空首次探测到上升调的合声波(“太空合声”),这是沿地球磁力线传播的电磁辐射暴,其转换成音频信号后听起来就像清晨的鸟叫声“啁啾”。

“天关”卫星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的软X射线信号
基于天关卫星的观测数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发现1例来自宇宙早期的伽马射线暴。这一爆发事件的发现,标志人类首次探测到来自宇宙早期爆发的软X射线信号,不仅丰富了人类对宇宙早期伽马射线暴的认识,更为探索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全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23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天文》杂志。

我国成功发射千帆极轨06组卫星
北京时间2025年1月23日13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6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广西发现杜鹃花属植物新种
记者1月21日从广西柳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获悉,科研人员在广西元宝山地区发现了一个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新种,并根据发现地命名为“元宝山杜鹃”。这一研究成果于1月21日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植物分类》杂志(Phytotaxa)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