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全球首个治疗精神分裂双靶点激动剂被发现
5月6日,记者从烟台大学获悉,该校药学院、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田京伟/张剑钊/芦静团队与绿叶制药集团创新研究院合作,首次发现痕量胺相关受体1和5-HT2C受体的相似结合模式。 该模式可用于新一代抗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病性障碍等疾病的药物研发,并获得一候选药物。 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药物化学杂志》上。

我国科研团队破解水稻抗高温迷局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洪山实验室水稻团队李一博教授课题组在《细胞》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首次揭示了水稻对抗高温的奥秘“武器”——基因QT12。 李一博课题组在田间自然高温中筛选出关键基因QT12,当高温来袭,QT12与NF-Y蛋白复合体形成的初级-次级“双生锁”,锁住高温开关系统,既平衡了储藏蛋白与淀粉的合成稳态,又稳定稻米品质。

迄今导电性最强有机分子问世,将催生更小更高效计算机
研究示意图。 图片来源:美国化学学会杂志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研制出目前已知导电性最强的有机分子。 这一突破为在分子尺度上构建更小巧、性能更强大的计算设备提供了全新途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分子由自然界中常见的碳、硫和氮等元素构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两年翻一番,使得设备不断朝着更轻便、更高性能的方向发展。

我国专家研究揭示:低钠盐或可降低胃癌风险
近日,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田懋一教授团队与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尹学珺教授团队联合完成的一项科研课题被国际期刊《BMC医学》在线发表。 审稿专家指出,尽管当前研究数据尚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但如果延长随访时间,有望更清晰地揭示低钠盐对降低胃癌风险的效应。 胃癌位列全球常见癌症第5位及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第4位。 研究显示,吃得太咸、口味过重可能是诱发胃癌的重要饮食危险因素。

成功着陆、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2时17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正式发布
4月29日,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上正式发布。 立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现实需要、回应社会各界期待关切,国家网信办持续指导国内软硬件企业共同推进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以下简称未成年人模式)建设工作。 今年4月,未成年人模式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实现了全方位优化和系统性升级。 发布仪式全面展示了未成年人模式的特色亮点和主要功能。

我国自主研制首套5万吨级拉力千斤顶牵引装船系统交付
记者4月29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该公司牵头研制的我国首套5万吨级拉力千斤顶牵引装船系统交付,关键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能力取得关键突破。 我国自主研制首套5万吨级拉力千斤顶牵引装船系统成功交付。 (海油工程供图)装船是海洋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步骤,其中牵引装船是海洋油气平台导管架等超大型结构物最常用的装船方式。

果蝇在中国空间站繁育三代 即将随神十九飞船返回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空间站在轨繁育的首批果蝇将随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将为生物磁感受和重力感受机制的基础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 果蝇是一种以水果为食物的小型蝇类昆虫,是一种成熟稳定的模式动物,人类对果蝇开展的研究已有百年历史。 2024年11月15日,果蝇随天舟八号货运飞船进入中国空间站用于实验,这也是我国首次展开空间亚磁-微重力复合环境科学实验。

折纸结构陶瓷“弯而不断”
可弯曲的陶瓷材料有望助力下一代假肢和航空航天技术。 图片来源:美国休斯敦大学美国休斯敦大学团队将古代折纸艺术的设计理念与现代材料科学相结合,开发出一种新型陶瓷结构。 这种结构在压力下虽然弯曲但不会断裂,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柔韧性和强度。 这项技术为轻质、高强度材料的应用开辟了新路径,有望在医疗假肢、航空航天以及机器人等对抗冲击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巨细胞病毒或改进黑色素瘤疗效
研究示意图。 图片来源:《自然·医学》杂志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领衔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常见且通常无害的巨细胞病毒(CMV)或有助改进黑色素瘤的治疗效果。 最新研究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医学》杂志。 CMV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疱疹病毒,很多成年人携带该病毒但无明显症状。 在健康人体内,这种病毒通常被免疫系统控制在休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