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尖科技 芯片/半导体

芯片/半导体

基于碳纳米管的新型超快电子源研发成功

基于碳纳米管的新型超快电子源研发成功

记者3日获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新型超快电子源,其发出的电子束能量异常集中且时间极短。 这项成果突破了传统技术瓶颈,为构建具备飞秒级时间分辨和原子级空间分辨的超快电子显微镜奠定了基础。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材料》杂志。 电子发射时间的测量。

科技日报 · 2025年7月4日 16:48 · 22049 阅读
“白血病芯片”精准测试CAR-T疗法效果,个性化免疫治疗研究迈入新阶段

“白血病芯片”精准测试CAR-T疗法效果,个性化免疫治疗研究迈入新阶段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与纽约大学坦登工程学院联合开发出一种微型实验室设备——“白血病芯片”,距离人们实现白血病及其他癌症的精准治疗又近了一步。 该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标志着个性化免疫治疗研究迈入新阶段。 人类“白血病芯片”实物图。 图片来源: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是近年来癌症治疗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科技日报 · 2025年7月4日 10:24 · 15592 阅读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由悉尼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的低温量子控制平台。 图片来源: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与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这一方向取得重要突破。 他们开发出一种低温下实现精准控制的芯片,有望将芯片上的量子比特数量从目前的几十个扩展到百万量级。 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期刊上。

科技日报 · 2025年6月30日 09:44 · 25490 阅读
国产芯片上新!龙芯发布新一代处理器芯片

国产芯片上新!龙芯发布新一代处理器芯片

26日,2025龙芯产品发布暨用户大会在北京举行。 大会发布了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LoongArch)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本次发布的3C6000系列服务器CPU采用了自主指令系统龙架构,已于2024年上半年成功流片。

科技日报 · 2025年6月26日 14:09 · 43054 阅读
分子磁体具备超高数据存储潜能,能让邮票大小硬盘存储量提升百倍

分子磁体具备超高数据存储潜能,能让邮票大小硬盘存储量提升百倍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化学家合作设计出一种分子磁体,催生出可在极小空间内存储海量数据的新技术,能让邮票大小硬盘存储量提升百倍,且可在更高的环境温度下稳定地存储信息。 这一突破性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为未来超高密度、超微型化的数据存储技术开辟了全新路径。 一种新分子为下一代硬件奠定基础,这种硬件能够存储比现有技术多100倍的数字数据。

科技日报 · 2025年6月26日 09:30 · 35101 阅读
我科学家实现超快高保真度中性原子态探测

我科学家实现超快高保真度中性原子态探测

记者2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中性原子量子信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团队李传锋、王健研究组利用光纤微腔与中性原子的普塞尔(Purcell)区域耦合,实现了超快高保真度的原子态读出,其速度和保真度均创造公开报道最高纪录。 该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中性原子因出色的可扩展性、成熟的门操作和光学波段接口,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平台。

科技日报 · 2025年6月25日 15:03 · 33515 阅读
世界首台非硅二维材料计算机问世,有助造出更薄更快更节能电子产品

世界首台非硅二维材料计算机问世,有助造出更薄更快更节能电子产品

硅在支撑智能手机、电脑、电动汽车等产品的半导体技术中一直占据着王者地位,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硅王”的统治地位可能正在受到挑战。 该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成果:他们首次利用二维材料制造出一台能够执行简单操作的计算机。 这项研究标志着向造出更薄、更快、更节能的电子产品迈出了重要一步。

科技日报 · 2025年6月12日 16:41 · 49109 阅读
能自愈可拉伸的晶体管电路问世

能自愈可拉伸的晶体管电路问世

韩国成均馆大学、基础科学研究所(IBS)等机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制造柔性电路的新方法。 该方法制造出的电子元件可以拉伸且能自行修复,还能扩展组装成高性能可穿戴设备和可植入设备,有望为监测、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开辟全新途径。 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自然·电子学》杂志。 自愈且可拉伸的电子模块由3个主要组件构成:触觉传感器阵列(左)、有源矩阵(中)和发光电容器显示阵列(右)。

科技日报 · 2025年6月5日 09:26 · 54877 阅读
微波技术将量子比特出错率降至千万分之一

微波技术将量子比特出错率降至千万分之一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微波技术,将量子比特操控的错误率降至千万分之一,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这项发表于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杂志的研究成果,为开发量子晶体管类设备铺平了道路,或将推动量子计算机向精准化、实用化迈进。 用于量子比特测试的离子阱芯片。 图片来源:《新科学家》周刊网站量子比特是量子计算的基本单位。 与传统计算机的二进制比特只能为0或1不同,量子比特能够同时处于0和1的叠加态。

科技日报 · 2025年6月4日 09:36 · 58004 阅读
多模式编码的玻色子量子比特技术问世,向大规模低能耗量子计算迈出一步

多模式编码的玻色子量子比特技术问世,向大规模低能耗量子计算迈出一步

新开发的玻色子量子比特技术会带来更大的量子纠错能力。 图片来源:Nord Quantique加拿大量子计算初创公司Nord Quantique宣布开发出一种基于多模式编码的玻色子量子比特技术,为大幅减少量子纠错所需的物理量子比特数量提供了可行路径。 这标志着行业向实现大规模、低能耗量子计算迈出了坚实一步。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

科技日报 · 2025年6月3日 10:19 · 6444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