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尖科技 AI/大模型 从人工扛货到“空中快递”,无人机重塑崂山农牧林作业

从人工扛货到“空中快递”,无人机重塑崂山农牧林作业

大众·半岛新闻 · 2025-09-23 17:05 · 880 阅读

9月21日,青岛崂山区王哥庄附近的山林间,一架工业级无人机格外引人注目。它先是在低空缓缓盘旋,精准降落在地面后,工作人员迅速将捆扎好的优质树苗固定在绳子上绑好。随后,在飞手姚师傅的熟练操控下,无人机平稳起飞,沿着预设航线朝着半山腰的育苗种植区飞去,顺利完成了当天的树苗运送任务。这一场景,正是无人机技术赋能农牧林行业的生动缩影——通过空中运输,不仅解决了山地人工搬运树苗的难题,更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与运输时间,让山林作业效率实现质的飞跃。

9月21日,青岛崂山王哥庄附近,一架无人机在吊运树苗。

飞手姚师傅在检查无人机电池

操控这架无人机的姚师傅,有着丰富无人机作业经验。他向记者介绍,这款专业货运无人机性能十分出色,最大载重可达100公斤,在满负荷运转下,每天能完成4至5吨货物的运输任务,相当于10余名搬运工人一整天的工作量。不过,由于运输的树苗、建材等货物体积较大,且山地作业续航需求高,现场专门配备了车载发电机,每当无人机完成3至4次运输后,工作人员就能快速更换满电电池,确保作业流程不中断,最大限度发挥无人机的运输效能。

无人机吊运的树苗

事实上,这款无人机的能力远不止运送树苗。在山林工程领域,它早已成为 “多面手”:在山上的修缮工程中,它能精准运送铁锹、锤子等工具;在铺设山间步道时,沉重的水泥、砂石等建材也能由它轻松运送上山,彻底改变了过去 “人扛肩挑” 的传统运输模式。无人机负责人赵经理算了一笔账,以运送1吨建材上山为例,传统人工运输需要3至4人协作,耗时近半天,爬山上下楼梯成本约1-2个小时时间,而无人机仅需不到1小时就能完成,效率提升3倍以上,成本降低近60%,显著减轻了山林工程的人力与经济压力。

9月20日,青岛东九水附近,无人机在吊运树苗作业。

9月20日,青岛东九水附近,无人机在吊运树苗作业。

在春季、秋季育苗环节,无人机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前,山腰育苗区需要的营养土、育苗盘等物资,因山路崎岖,人工运输时常常出现损耗,影响育苗进度。如今,无人机能将这些物资平稳送达育苗区,保证物资完好率;在育苗后期,工作人员还会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对育苗区的土壤湿度、幼苗生长情况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育苗问题,为山林绿化提供优质的苗木保障。

9月20日,青岛东九水附近,无人机在吊运树苗作业。

2022年11月,记者在崂山北九水看到搬运工上山,游客赶紧让路一边,

2022年11月,崂山北九水挑山工,孙师傅扛着几十斤重的塑钢门窗上山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级无人机在农牧林行业的应用正愈发广泛。从树苗运输到工程建设,从物资配送至育苗管理,无人机正以高效、低成本的优势,逐步替代传统人工操作,为山林保护、生态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也让更多像崂山这样的山区,迎来了 “科技助农、科技兴林” 的新机遇。


标签: 农牧林 货到 崂山 快递 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