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尖科技 AI/大模型 智能实验室中走出“AI+新材料”新模式

智能实验室中走出“AI+新材料”新模式

中国科技网 · 2025-03-26 14:18 · 8606 阅读

近日,随着《北京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新材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发布,北京在提速新质生产力发展上又迈出新的关键一步。“AI+新材料”融合创新成果加速涌现,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AI正在改变材料科学的研发范式。”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鄂维南指出,北京具备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科学的先发优势与人才基础,同时全面布局了科研基础设施,为新材料研发提供系统性的有效工具。

在诸多新成果中,智能实验室是北京“人工智能+新材料”发展布局的重要物理载体。目前,众多企业和科研机构正积极响应号召,全力打造智能化、自动化的研发环境,极大地提升了新材料研发的效率和质量,为“新材料研发外包服务”业态的萌芽奠定了基础。

在北京戴纳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全自动“黑灯实验室”中,智能机械臂可24小时不间断执行样品制备、性能测试、数据采集等任务,AI系统实时分析结果并优化下一轮实验参数。相比传统实验室,黑灯实验室效率最高可提升480倍,能耗降低50%,实验面积减少85%。

“我们公司已经布局了黑灯实验室,凭借自主开发的模型和自动化设备,通过全自动化的实验流程和AI驱动的数据分析,大幅提升了研发效率,减少了人为误差,为多家企业提供研发服务,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研发成本,还加快了新材料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进程。”北京深云智合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刘宇宙表示。

北京戴纳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迟海鹏介绍,目前,戴纳科技已为联合利华、万华化学、北京化工大学、中石化石科院、中石油上海研究院、百济神州等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黑灯实验室设计施工服务。

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则致力于构建AI for Science的微尺度工业基础设施,服务于一系列科学研究和工业研发领域,帮助构建以模型为“智脑”,以自动化实验设备为“躯干”的科学智能体,实现新材料、新分子、新配方的高效发现与优化。

“理想的科学智能体能更加高效且精准地做实验、读结果、分析数据,更应该能够在一轮轮的实验中自我成长,自主优化。”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孙伟杰表示。

在新技术、新设施的助力下,北京正以“AI+新材料”为抓手,闯出一条新材料领域新质生产力的突围之路。“人工智能+”应用,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一场生产关系的重构。能够预见的是,在这条赛道上,北京先行,全国跟进,“中国智造”已在悄然加速。


标签: AI 实验室 智能 模式 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