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尖科技

中联重科机器人成果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
8月8日到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 记者从中联重科获悉,作为全球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其以智能制造及智能机器人研发的视角,分享了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应用落地,呈现了从“环境适应机器人”到“机器人适应环境”的发展,展示了中联重科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的最新成果,以及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未来规划,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范本。

处理不当可能爆炸 电动自行车泡水后应该这样做
最近,多地强降雨持续,造成多处积水,而电动自行车遇水后极易短路,导致电池自燃。 那么,当电动自行车泡水后,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近日,湖北宜昌一小区居民暴雨天骑电动自行车返回家中,到家后发现电动自行车电池已经泡水,他将电池取下带回家中进行了擦干处理。 第二天清晨5时左右,他和家人在睡觉时突然听到一声巨响,起床查看发现,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外壳裂开,房间内还充斥着塑料煳味。

英仙座流星雨即将登场 8月12日晚至13日晨最佳观测 北半球不容错过的天象
8月13日(周三)晨 一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将迎来极大 12日晚到13日晨是最好的观测时机 13日晚也不错 英仙座流星雨 是最适合北半球观测的流星雨 流星速度快 亮度高且尾迹明显 裸眼 是观测英仙座流星雨的最佳方式 尽量选择 视野开阔且光污染小的区域 不要只盯着辐射点看 流星可能在天空中的任何地方出现 (央视新闻) 责编:马婉莹

掌握核心技术,中国航天迈上新高度
7月9日,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在北京集中发布,首次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 一年前,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采集带回月球背面样品。 正是借助这些样品,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国家天文台联合多家单位取得了多个首创性的关键进展。 “探月工程成果凝结着我国几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们这些年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的显著成就,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沧渊号”始发
8月1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直径最大泥水平衡盾构机“沧渊号”,在海太长江隧道A4标段项目左线正式始发,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掘进施工阶段。 该项目由中交隧道局承建,北起南通市海门区,南抵苏州市太仓市,横跨长江入海口咽喉要道。 线路全长39. 07公里,左线盾构隧道段全长9327米,按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时速100公里。

美欲在月球建百千瓦核反应堆?专家表示操之过急且存技术难度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近日宣布,将加快推进月球核反应堆建设计划。 据美国《纽约时报》及《政治报》网站8月5日报道,根据达菲的指令,NASA将启动行业招标,拟开发功率为100千瓦的月球核裂变反应堆系统,并计划于2030年前发射升空。 NASA称,该核反应堆不仅是实现“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的助推剂,更是“赢得新太空竞赛的战略筹码”。

硬核技术和应用场景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阔别五年后,我重返世界机器人大会,感到非常荣幸。 在这里,我看到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最为直观的变化之一,便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参会者显著增多。 ”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在主论坛上,美国自动化促进协会主席杰夫·伯恩斯坦表示,从创办之时到如今,世界机器人大会已真正成长为一场全球性盛会。 杰夫·伯恩斯坦的发言,道出了此次机器人大会的影响力。

量子流体中首次观测到新型涡旋结构,酷似梵高名画中的弯月
梵高的名画《星空》百余年来拨动着无数艺术爱好者的心弦。 那旋转涌动的夜空,似乎与物理学中量子湍流的纹理产生了耐人寻味的共鸣。 日本大阪公立大学与韩国科学技术院研究团队首次在量子流体中观测到“量子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KHI),并发现了一种形态酷似《星空》中弯月的新型涡旋结构,即偏心分数斯格明子(EFS)。 这一现象早在数十年前便被理论预测,却从未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

智元拿下千万级订单,近百台机器人“上岗”汽车工厂
8月11日,澎湃新闻(www. thepaper. cn)记者从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元机器人”)获悉,该公司近日与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标的的项目合作,近百台远征A2-W机器人将落地富临精工工厂。 这是国内首个工业领域具身智能机器人规模化商业签单案例,也是该品类在全球智能制造场景的首次规模化落地。

未来人形机器人能做啥工作?来看十大潜力应用场景!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的产物,随着技术加速演进、产品不断迭代,人形机器人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应用场景。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国电子学会组织遴选出的《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发布,为人们描绘出人形机器人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未来图景。 图为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一款机器人正在展示物品分拣能力。